按日存檔:2011/09/19

20110918 【賽德克˙巴萊】。觀後

圖為朱銘美術館莫那魯道雕像(作者:朱銘)

【賽德克˙巴萊】上集太陽旗

最後一幕

莫那魯道坐在旗桿下

仰望天際

旗桿,就像原住民慣用的長槍

瞄準天際,無聲,卻開出原住民怒吼的一槍

這就是霧社事件

當初只是為了要支持國片、支持夢想所以在魏導發行【賽德克˙巴萊】預售票時,二話不說我們就先買了預售套票。

看完上集【太陽旗】出戲院,心情很沉重

電影本身很棒、很寫實

也許因為太寫實了

對於原住民在過去部落生活中的驕傲與現在【文明化】之後的生活掙扎

心中有很多感觸

因為在傳統中有血祭、出草才能稱得上是【賽德克˙巴萊】,才能在臉上紋上賽德克圖騰,才能在跨越彩虹橋時,昂首闊步面對過去的祖靈

孩子們,在通往祖靈之家的彩虹橋頂端,還有一座肥美的獵場!我們的祖先們可都還在那兒吶!

那片只有英勇的靈魂才能進入的獵場,絕對不能失去

族人啊,我的族人啊!獵取敵人的首級吧!霧社高山的獵場我們是守不住了

用鮮血洗淨靈魂,進入彩虹橋,進入祖先永遠的靈魂獵場吧!!

~取自電影【賽德克˙巴萊】

所以賽德克族(舊稱泰雅族)慓悍、勇猛

被日本統治之後,雖然臣服於日本優勢的武力之下,對於捍衛自己的傳統跟驕傲,有無法逃避壓力

(註:紋面因涉及祖靈信仰,日治時代,日本人為了去除這項習俗,在西元一九一三年九月下令全面禁止,召喚村社頭目給予嚴重訓誡。也因此導致這項文化在因紋面老人的凋零,已不復存在)

在文化的融合中

原住民

在傳統與現代中衝突;在壓抑與屈服中忍辱

魏導很成功的透過鏡頭

刻劃出被統治者的屈辱跟爆發後的能量

片中不可諱言的十分血腥

不過血腥與殺戮本來就與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,幾乎可以畫上等號

「一將功成萬骨枯」

蒙上眼睛並殺戮的本身不會不存在

寫實的手法

反而讓人有不得不去面對的現實感

而最重要的還是對人性的生動描述

拍出了靈魂

Ally一直說

裡面的演員好像在山裡面待了一輩子一樣

演的非常真實而且自然

在大牌明星前面

一點也不遜色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

電影拍得好

真的很好

魏導很會說故事

這一部片,讓我想起梅爾吉勃遜執導的阿波卡獵逃【Apocalypto】

一樣沒有巨星加持

但卻成功的捉住每一個觀賞者的目光

一樣讓人屏息

心生悸動

也讓我們重新省視

一個屬於原住民的驕傲

希望透過相互了解

進而平等對待


[後記]

這片電影我到台中威秀影城看的

威秀影城除了工作人員都戴上有原住民圖騰的頭巾外

電影結束後,一直播到所有工作人員列表全部跑完,才開燈讓光眾離席

展現難得的高規格

說實話這不是我第一次到威秀影城看電影

但卻是我第一次看「完」一部電影

Digg This